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智慧城市 初心与反思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www.cidn.net.cn 2020/12/9 7:07:15 来源: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006年, 同济大学与IBM合作成立了首个智慧城市研究中心, 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 这一概念。由此, 城市不再局限于承载居民的空间载体, 而是作为一个生命体, 通过“感知—判断—反应—学习” 四级循环, 成长为越来越智慧的城市(smarter city)。
    智慧城市四级循环模式——全面感知(intensive sense):在充分的数据支撑下决策;准确判断(accurate judgment):能对状态和后果做出预判 ;恰当反应(appropriate reaction):能根据情景分析调动资源, 实现最小能源、 资源、 时间、 社会心理消耗 ;持续学习(continuous learning):不断改进决策模型和流程, 实现城市本体的持续进步。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在于基于实际需求, 完成各系统智慧化整合, 例如城市交通、 公共安全、 医疗卫生、市民服务、 教育科技、 公共事业等系统。
    智慧城市本质是城市主体的智慧化, 其中包括政府、 企业、 市民三大主体。也就是说,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和政府、 企业、 市民的主体需求结合起来。特别是对于智慧城市推进迭代而言, 政府引导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 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响应者和推动者, 用户是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评判者。
    智慧城市还须构建三层(感知层、 数据层和应用层) 技术支撑体系。感知技术是构建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 包括无线传感网、 物联网和信息互联系统等;数据技术是智慧城市的中枢, 将感知获取到的城市信息和数据进行存储并完成定性或定量分析;应用技术是智慧城市的实践场景, 也是智慧城市主要的建设方向, 包括智慧能源、 交通、 安防、 产业等。
    回顾过去十余年智慧城市的实践探索, 可以将其总结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仅以愿景目标和技术应用为导向进行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 例如大量的“智慧化” 新城新区 ;第二类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痛点” 为导向, 在既有建成区里完成智慧化赋能。实践证明, 第一类大多难以达成规划设想, 而第二类智慧城市建设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究其原因, 直指人的需求才能实现智慧城市最好的社会效益。
    因此,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将“以人为本” 置于首位, 智慧城市的原动力模式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人的需求问题, 以需求带动城市的发展是其重要特征。
    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 要根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因地制宜地规划好生产、 生活、 生态空间,既从宏观层面推动产业经济、 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等资源的均衡、 高效配置, 也要从微观层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 医疗、 住房、 养老、 绿色空间、 社区生活、 城市安全等诉求,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在智慧城市的运行与管理中, 更要以人为本,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 提供相应的服务, 从单一管理到多元智理, 将“自上而下” 与“自下而上” 相结合, 为市民提供智能化、 个性化的服务, 建立一个能够凝聚各方共识的规范性平台, 实现城市管理统一化、 规范化、 流程化。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 的理念通过智慧城市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吴志强,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世界规划教育组织WUPEN召集人

 
版权所有:北京国建信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1016107号-1 中文域名: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