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民族复兴轨迹与文化传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www.cidn.net.cn 2019/9/16 6:37:20 来源: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被称为“中国馆之父”,尤为擅长文化、博览建筑和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他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并创立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他,就是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
    建筑成就了何镜堂,也记录了激荡向前的中国。近日,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建筑设计领域的传奇人物。君子温如玉,满头银发的何院士逻辑清晰、从容而有风度。

    用建筑记录时代
    为何80多岁还能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因为我太热爱建筑专业了,至今还能适应繁重的工作量。有时也感到辛苦,但一个满意的创作构思或作品又使我精神振奋。我选择了一条设计与研究、创作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一条辛苦但快乐的路。”何镜堂微笑着说。
    1938年生于鱼米之乡广东东莞的何镜堂,自小就对绘画有浓厚兴趣。“少年时代,我常常带着干粮和画板跟哥哥到郊外写生,逐渐培养了我的艺术兴趣。而我又喜欢数理化,想当工程师,听老师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科学家,正合我心意。”1965年,何镜堂凭着勤奋刻苦,成为当时华南工学院第一位建筑学研究生。
    一个人始终是和国家共命运、和时代同呼吸。“我刚好经历了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机会。”45岁时,何镜堂全家从北京搬到广州,开始人生真正的事业。“当时觉得还有15年就要退休了,一定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在钟爱的建筑设计领域做出一点成绩来。所以,在听到深圳科学馆招标的消息后,我第一反应就是机会来了。”回忆起和夫人李绮霞通宵赶制设计方案的场景,何镜堂至今记忆犹新。而中午参加竞标,当晚就被通知中标,也让何镜堂对改革开放和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我的建筑类型与时代发展和需求是相吻合的。高校大发展阶段,我积极响应;大型国际会议、各地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建筑蓬勃时,我也全力投入。后面还做了中国馆等重大公共建筑,用建筑记录时代。”何镜堂告诉记者,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祖国和时代的馈赠。
    “从建筑行业来说,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是保守封闭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走出去、引进来,几十年不断融合,很多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都慢慢和国际接轨。目前,中国建筑师已完全具备和国外同台竞争的实力。”

    “两观三性”的建筑论
    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引起广泛关注。青岛奥帆基地,依山面海处,这座恢弘大气的建筑犹如一只舒展两翼、凌空飞翔的海鸥,与山、城、海、港、堤融为一体,尽显大国风度。这是继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作品之后,何镜堂院士团队的又一力作。
    如何完成建筑的文化表达?通过数十年的创作、研究,何镜堂总结出“两观三性”的建筑思想,即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整体”研究建筑与周边城市环境、自然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研究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应用,注重建筑与特定地域环境的关系,以“文化性”为指导重点研究建筑的文脉传承问题,以“时代性”为指导研究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何镜堂有一本介绍自己人生历程的画册:1983年中标第一个项目——深圳科学馆,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设计建成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师是个晚熟的职业。”就像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华裔建筑师贝聿铭那样,何镜堂的建筑人生,大器晚成、厚积薄发。
    东方之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成功在于对传统建筑元素在时代背景下的升华。他主持设计时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年近7旬,“如果我没有去竞标,就坐在评委席了。”何镜堂用“古意新风”来诠释中国馆,他说:“我们的方案里有一种气在,响应了正在慢慢升腾的民族自信。”作为中国的“第一件展品”,承载了中国民众的无限期望。通过几轮智慧激荡,何镜堂将中国馆主题定为“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如何完成这一精神表达?他选择用“中国器”,整体像一个稳健的大鼎,也像中国的粮仓。用现代主义手法体现建筑风格,又保留中国韵味。
    何镜堂说:“好的建筑是有感情的,应记录民族复兴轨迹与文化传承。”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他和团队在设计时把主题设定为从战争到和平,这是希望人们可以在参观后感到震撼,永远记住这个历史事件,最终把人类带向共同的文明道路。扩建工程的设计采用了一系列空间的序列:从战争到屠杀,抗争到反思,再到和平。人们可以在建筑中体验感受这一空间序列。“建筑的最高境界是它的文化,一个有影响力的建筑不仅能完成功能,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生命力,它是有灵魂的。”将理性与感性完美融合,是何镜堂走进建筑殿堂的原因,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
    耄耋之年,何镜堂仍奔走在建筑创作和人才培养的一线。他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凝聚力,时刻提醒团队成员:一个建筑师的素养既包括专业技能,也包括其创作哲理和人品、合作精神。
    “光靠一个人是做不出建筑的。我感恩社会给我机遇,感恩我的学生帮助我。我有一批非常好的学生,我教他们建筑,他们使我变得年轻。”他的大半辈子都在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设计研究,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从他60岁生日起,他的学生们都会从世界各地赶来为他庆祝,于是,生日会与学术研讨会“合二为一”。许多学生都会在这一天向何镜堂请教、汇报。
    “建筑没有绝对正确的,没有一百分的,没有唯一的。所有因素,从社会经济、政治到科学、文化、技术,都对建筑有影响。”何镜堂说,他时常告诫团队,不要怕输,输多了总会赢的。“重大工程都有投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参加各种投标。无论是大学还是博物馆,我们都通过这个方式去参与,不能保证一定中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展现了自己的水平,至于结果,没有那么重要。”
    《何镜堂传》作者周莉华认为:“何院士热爱建筑,拥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一种担当精神,有一种纵身时代、建功立业的豪情,自己认准的事情,不计毁誉,力求做到极致。”
    一个人的人生长度是有限的,但是它的容量和纯度是不可估量的。何镜堂坦言,自己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经历过迷茫艰辛,凭借热情、智慧、汗水,抓住每一个机会,才最终有所作为。他认为,建筑这门科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也与纯艺术不同,它是技术和艺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是艺术的科学、科学的艺术。建筑师既要掌握作为科学家、工程师所必须懂的逻辑分析能力,也要有艺术的、文化的一面。
    最后,何镜堂寄语当代建筑师:“建筑师是有历史责任的,建筑设计要紧跟社会的需求与时代的发展。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不能一味地跟着外国文化走。要始终走一条跟当地的环境、文化相结合,同时也是创新、现代的道路。”(来源:中国建设报)

 
版权所有:北京国建信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1016107号-1 中文域名: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