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 重定位再出发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www.cidn.net.cn 2018/2/2 6:15:40 来源: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提出,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智慧社会的发展基础,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战略的综合载体。
    随着智慧城市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信息科技与城市融合的模式和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标志着新型智慧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大数据成为城市智慧化的战略引擎
    数据驱动城市管理新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极大地加速了数据产生的速度,数据驱动城市运营管理能力提升步入新阶段,以数据采集、存储、共享、开放为基础的精准化服务供给与城市运营模式备受青睐。以交通为例,杭州在城市交通管控领域,首次全面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调度优化,区域交通通行效率提升3%~5%,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同样,在金融监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反腐倡廉、税务稽查、食品监管以及预防犯罪等领域,大数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金融监管方面,沪、深两大交易所借助大数据分析建立了对“老鼠仓”等交易行为的专项核查和定期报告制度,实现了实时监控、专项核查、联动监控和智能监控于一体,成功打压了多起“老鼠仓”交易,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
    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后,北京、上海、山东、河北、浙江、海南等地也陆续出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这意味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迎来了新契机,为加快破解信息资源共享难题、充分发挥政府大数据价值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覆盖领域逐步完善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范围不断扩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覆盖领域逐步完善,便民服务、信息消费、城市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市场也逐步启动。新型智慧城市理念范围也由大、中、小型城市向两端扩散发展,从小的一端来看,智慧社区、特色小镇的政策规划中纷纷引入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思维;从大的一端来看,城市群、都市圈规划也显现智慧化布局趋势。
    在社群层级推进智慧应用建设。社区作为最小服务单位,可以直面市民,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例如,整合社区资源,搭建社区O2O服务点,集聚医疗、就业、社保、行政办事等各类政府服务以及家政、养老、安保等市场提供的服务,为市民提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
    智慧区县和智慧小镇,成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区县(辖乡镇)一级作为我国最低的行政管理区划级别,由于规模小,智慧城市建设反而更容易统筹推动。智慧城市从地级市逐步下沉态势明显,嘉兴乌镇、杭州丁兰、无锡阳山等一批智慧小镇竞相涌现。
    新城新区日益成为新型智慧城市试验田和实践热点。以雄安新区为代表的国家级新区,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突出绿色、现代、创新等理念,引领新城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新城新区信息基础设施与新城土地规划、市政设施规划、交通规划同步实施,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
    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等文件的相继发布,“一核五圈四带”的长三角网络化空间发展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正在加速实施,跨城市的区域合作机制、资源共享体系、区域协同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市群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广州等龙头城市引领作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建设低碳绿色的新型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生命力在于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新型智慧城市采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在能源、建筑、污染处理、资源保护、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得到充分认可和挖掘。智慧城市通过运用监测等技术,在高速城市化地区控制好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问题,仍是各城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提高云计算中心利用率,降低智慧城市各项目能耗,建设低碳、绿色的新型智慧城市。

    全面开启“私人定制服务”时代
    城市是人的城市,没有人的城市只是建筑物的堆积而已,市民才是城市的主人。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发展理念已经从技术为先向“以人为本”逐渐转变。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整合数据资源、服务资源能力转化为实体的服务,各领域服务之间延伸发展出互相结合的新服务。例如共享车辆服务、远程教育服务等,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精神体验等需求逐渐重视,以数据为支撑的“私人定制服务”时代将全面开启。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秘书处秘书长单志广表示:“智慧社会建设有利于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智慧化发展顶层设计,构建‘以东促西、以城带乡、以强扶弱’的智慧社会建设新格局,发挥智慧城市以及城市群、城市带、智慧小镇的引领辐射作用,以网络化、平台化、远程化等信息化方式提高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均等化水平,构筑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随着智慧社会建设的推进,城乡数字鸿沟、群体数字鸿沟将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将逐步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联动化、社会治理精准化。”

    市长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
    北京今年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下大气力治理“大城市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以法治为保障,以精治为手段,以共治为基础,积极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提高城市法治精治共治水平。完善城市管理领域法规、制度和标准。强化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与各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衔接,完善与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快推进行政处罚权在规划国土、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内部集中行使。
    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职责清单,完善街道乡镇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完善街巷长制,发挥小巷管家作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以背街小巷为重点的精细化管理。
    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建立城市大数据平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副中心智慧城市试点。
    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完善市级管理平台和市区街三级监督指挥体系。坚持社会共治,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健全倾听群众意见工作机制,完善和整合各部门各单位服务热线,让公众、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城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市市长应勇: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上海要把到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奋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使全市人民享有共同富裕、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加快建设更有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之城,世界级创新人才纷至沓来,高水平创新机构高度集聚,创新活动无处不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全力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外资研发中心、民营企业等经济主体参与政府科研项目和研发平台建设。着力建设智慧城市,实施智能上海行动,让人工智能更广泛、更深入地走进企业、走入家庭、走向社会。实现千兆宽带市域全覆盖。
    加快培育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完善“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建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改造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加快建设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统筹提高养老金、低保等保障水平,启动第三代社保卡换发工作。
    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增加小区周边道路的夜间停车点和周边单位的共享停车位,完成1700台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改造250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新建改建30家标准化菜市场、500家社区智慧微菜场。开设50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新建和改扩建35所幼儿园,开办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新增1000个方便户外职工休息用餐的“爱心接力站”,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聚焦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堵点”,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加快形成行政审批最少、收费最少、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继续取消调整行政审批和评估评审事项,清理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
    全面实行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个人社区事务“全市通办”、政府政府信息“全域共享”,优化政府流程,推动跨部门、跨层级审批事项网上协同办理。在推进网上审批、网上服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
    智慧城市建设是政府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监管的必由之路。但深圳因部分条件的限制,实施精细化城市管理,很难做到横到边、竖到底。比如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重在源头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很难完成;比如提高政府服务、加强安全监管、防范社会风险、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效能等,没有智慧城市建设支持,就很难实现。一旦把智慧城市建设好,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还可以破解很多难题。
    我们要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品质化,关键要靠信息化、智慧化。要把交通服务做好,包括航空、港口、地面、地下、快速、慢速系统,构建智能智慧的综合交通服务体系,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工联网建设和业态创新。未来,深圳要继续提高制造业水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提高产能和工业增加值率。
    大数据一定会给组织模式、创新模式、营销模式带来变革,提供很多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我们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非常发达,移动支付、互联网比较成熟,建设智慧城市有坚实的基础,而且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还会带动一批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智慧城市涉及方方面面,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突出抓好大数据的安全管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确保数据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数据就是资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分析、应用和开发,一定会带来很多方面的创新,推动经济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目前,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有一定基础,但是与先进城市、与老百姓的希望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将突出目标导向,加快出台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总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包括基础设施、大数据运营平台、个人终端等在内的基础建设。今年将推进高速宽带网络、全面感知体系、城市大数据、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等十大工程。建设智慧城市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及万物智慧智能,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努力实现“科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我们希望在智慧城市服务的支持下,构建从机场、港口、邮轮到高铁、地铁、公交车、共享单车,到无人驾驶,到智能停车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服务系统,提供一体化、智能化、智慧化交通出行服务,让市民出行更方便。在政务服务方面,将对在深圳生活、办事的所有个人和企业,争取做到“信息一次录入、信息共享、全市通办”,努力实现“企业办事不用出街,个人办事不用跑腿”。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险、社区医疗、就业服务、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居家养老等方面的智能服务,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中国建设报)

 
版权所有:北京国建信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1016107号-1 中文域名: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