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人民满意的美好城市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www.cidn.net.cn 2017/9/15 6:11:14 来源: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城乡规划改革在路上--孙安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这5年是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的时期,也是我国发展方式、发展理念转变的关键时期。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而言,这5年也是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发生了很多重要变化。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规划方式、理念、理论方法和内容的转变。从全球来看,世界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主题,大都聚焦在如何实现繁荣、公平、宜居和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这5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按照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开展工作,例如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双修”等,推动绿色发展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的变革,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同时,规划工作的改革也在持续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以来,规划领域的改革力度非常大,改革要求非常明确,工作监督也抓得非常细。这个过程是一边改革一边探索的过程,当试点取得经验求得突破再进行复制的过程。
    对于未来城市规划工作的着力点,我个人认为有3个方面值得思考。
    第一,如何更好地体现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之前,城市规划刚性管控的要求往往不够,战略引领的方面又有所缺失。在这方面,厦门市的经验值得借鉴推广。厦门提出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城市战略规划,整合各个相关规划,以此实现城市未来发展总体目标,起到了战略引领的作用。厦门还将其细化为行动计划,做到了既坚守战略管控,又能战略引领,同时进行了“多规合一”的探索,明确发展底线、增长边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如何真正实现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现在推行的“城市双修”等工作,实际上是按照绿色发展方式的要求开展的重要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传统理念还很难转变过来。目前,一些市县级负责人谈起区域发展,还是过度注重经济增长,通过大搞新城新区、发展产业园拉动地方GDP,对绿色发展的理念认识还不够到位。
    第三,如何通过社会参与、共同缔造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我们要让人民群众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得到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以前规划工作,公众参与较少,人民群众对此不满意。今后,社会参与、共同缔造就是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关心城市、关心规划,而关心规划首先就要了解规划。所以我们要以老百姓熟悉明白的语言和方式,让公众了解规划。例如,上海在做“上海2040”规划以及“2049战略”的时候,就以创新多元的方式,与公众交流,征求意见,让大家理解,起到了良好作用。其次是参与规划。参与规划需要创造出合适的机制和路径,否则老百姓即使有意见也找不到渠道和出口。最后是如何对待公众的意见建议。政府需要按照人民群众关心的、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工作,这样才能让群众满意,增强获得感。例如,三亚在推进“城市双修”的时候,就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住不放,持续关注和重点解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所以方式机制,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可能在未来,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进一步探索。而且我们要如何适应改革的深入,需进一步研究。城乡规划的改革还在路上。

    五年,从量变到质变--石 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首先我要祝贺《中国建设报》创刊30周年,感谢它对规划行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我们国家的重大转型期。回顾5年的发展,城市规划、治理、城镇化,都有从量到质的转变。我想从5个方面谈城市发展、规划的变化。
    第一,城市发展和规划工作获得质的改变。一方面,从顶层设计上,提升了规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法治角度,树立了规划的权威性。5年来,国家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把城乡社会治理问题放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大框架下,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多规合一、“城市双修”等,这标志着我国城市治理工作和城市规划工作进入到国家最高决策层面。还有一点,就是依法治国,尤其是最高法将违法建设入刑,标志着城市建设必须依法依规建设,为城市规划树立了权威性。
    第二,专业队伍培养数量、品质双提升。城乡规划专业的素养还在持续增长,办学机构仍在继续增加,大概有200家设立了规划学科。而数量增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设立了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规范。引领学科教育朝着规范化品质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有200多个高校通过了我们专业评估,2012年只有30所,今年有46所,增加了近50%,说明我们整个大学办学品质在提升。同时,大学教育的地域差距在逐步缩小。过去,沿海地区的大学教学质量比其他地区的更好,而现在,中部或者西部地区也出现了一批教学质量过硬的学校,而且部分学校在规划的专项领域更具特色。
    第三,首次开展城乡规划史研究,这是对城乡规划学科进行规划。我们联合多所高校,专门成立城乡规划历史与理论委员会,组织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中国人居史》,从建筑规划、城市文化等不同角度,讲述历史。第二本是《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首次汇编了全国300多个城市、县城的历史资料以及人居环境的历史数据。虽然工作很基础,但我觉得都是夯实学科基础很重要的方面。
    第四,城乡规划学科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学科本身的交叉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尤其和相关工作,如生态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加强互融。规划学科本身也在持续增长、不断扩展中。2011年,国家将城乡规划学调整为一级学科,从2012年开始,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成果不断涌现,有关城市治理、城市更新的学科得到重视。
    第五,一批专家学者立足“建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探索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道路,从引进学习国外经验到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去”。5年来,这些专家学者有意识地推进工作,在讨论城市治理、规划、城镇化引入何种机制等问题中,探索我们自己的规划之路、城市发展之路。过去5年,学会增加了城市规划与理论、城乡规划实施、城乡治理、城乡规划标准化等10个二级委员会,随着行业发展、学科的建设、社会需求,还会建立更多的二级委员会。在组织形式上进行重大改革,创建大学低碳联盟、举办西部之光设计竞赛等,带动全国一大批院校和学生参与。这5年,我们“规划人”创造了很多“第一”,第一次参与到国际城市规划标准制订中,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参加多边协调协商沟通,第一次参与联合国重要文件的起草等等,这些表明,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另外,5年来,全社会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规划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媒体对于违反规划、违反城市发展规律问题的曝光,让老百姓参与城市治理和规划的积极性日益提高,这正是“共同缔造”的有力实践。
    我相信,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中央对城市发展的思路、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将越来越明确。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提升整个行业队伍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做好“走出去”的工作。

    五年成长 五年收获--吴唯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过去的5年是极不平凡的5年,是取得很大成就的5年。
    一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得到中央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几年,中央关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指示很多,指向性很明确。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这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说的,让我国城市决策者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第二句是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更是深入人心,让地方政府乃至每个百姓,都知道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是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得到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感受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这一重要指示正逐步落到实处。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发展战略研究制订工作中,地方政府根据总书记指示,调整工作思路、调整城市发展定位、调整产业发展定位、调整人口规模。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不断征询我们意见,从科学角度合理审视张家口冬季冰上运动所需要的产业规模、城市规模。我们以保证冬奥会顺利举办为出发点,及时纠正之前规划建设规模过大、目标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开始进行科学合理的“瘦身”。这些工作,都是按照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来进行的,这让我很有感触。
    三是社会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使各级政府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一点跟我们今天研讨会的主题“美好城市、共同缔造”高度契合。人居环境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美好人居环境的缔造,不仅仅是政府、规划师的事儿。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广东省云浮市。云浮市充分把握住了这一点,开展了“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行动中,云浮市提出了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四大理念。一是在整个社区建设过程中,让群众参与其中,成为一个规划者和缔造者;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建设;三是强调居群众自己管理,建立群众集体观念;四是让群众享受社区美好的生活环境。这些工作,让城乡规划的管理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让我们更加重视社会需求和社会效益。当然,这确实也是地方政府和城乡规划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四是高等教育工作受到重视,也同时面临挑战。我来自高校,对高等教育工作深有感触。近几年来,中央把抓人才建设、抓高等教育、抓科技创新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抓手,这推动了各个高校“双一流”(国内一流、国际一流)建设的发展,也给大学的教育提出新课题。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课程体系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等,才能用更好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向社会输送人才。

    北京构建超大 城市治理体系--石晓冬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首都,作为特殊的超大城市,如何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如何形成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匹配的城市治理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重点需要把握什么?
    第一个是突出首都规划特殊的战略引领作用。总书记要求北京坚持战略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是做到服务保障的能力同城市规划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地位相协调、城市的布局同战略地位相一致。要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出发,划定城市长期发展的底线;要从京津冀一体化角度去统筹谋划首都的未来,做到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科学进行要素配置,优化“三生空间”,做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第二个把握重点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衡量规划。总书记倡导人民城市为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增加交往的空间,让大家享受城市带来的美好和快乐。
    第三个特点是坚持开门编规划。市民关注的重点就是治理和改善的重点。在互联网背景下,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让每个市民个体参与到规划中来,真正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在研究首都特大城市治理体系过程中,不能忽略几个环节。首先是系统治理,推动治理主体由原来的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来推动公共模式的改革。政府提出简政放权管理要下移,通过这种改革鼓励企业和市民,更多参与到城市治理当中来,而且把治理中心放到街道社区,实现城市共建共享。其次是依法治理,推动治理方式向法制保障转变,通过法制的方式和法制的思维来化解矛盾。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的守法,尤其全民的守法非常重要。让首都的公共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增强群众的首都意识、家园意识、守法意识和公共秩序意识。再其次是源头治理,这是让治理的环节向前一步,向治理的前段转移,实现标本兼治。最后是综合施策,实现城市治理方法模式的现代化,构建首都超大城市治理方式的转变。

    “五大理念”推进 城市规划科学发展--钱少华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从2013年开始,为了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和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上海在城市规划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这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40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根据中央对生态文明方面的指示和精神,上海提出了城市规划发展的“五大理念”,成为推进上海城市规划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
    重视创新发展。希望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倒逼城市发展转型。例如,这几年上海城市规划用地占比达到了50%以上,不符合宜居城市的标准,转型发展需求迫切,即要实现增量规模扩展向减量效益提升转变。
    重视协调发展。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上海将率先落实国家战略,更加主动承担国家使命,充分发挥在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流域等地区的城市协同发展,形成区域合力共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
    重视绿色发展。这点突出表现在对崇明岛规划发展中。2016年,上海市政府公布《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崇明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岛、绿色能源岛。崇明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对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希望将崇明建成具有国内外引领示范效应、社会力量多方位共同参与等开放性特征,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并开始积极落实行动。
    重视共享发展。即要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号召全民共同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发展中来。如我们举办了“畅想2040,众创众规——我来看、我来写、我来画”城市挑战赛,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我们也有网络平台可以搜集市民的规划思想。
    重视开放发展。在市民、专家和规划师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下,上海2040年的目标愿景被设定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在此过程中,上海会对标学习一些国际大城市的规划理念,突出服务国际的思维。
    城市规划的最终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市民的幸福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追求,因此,上海将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市民“住有所居”,生活环境更加宜人,出行更加方便,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强;进一步挖掘“开放、规则、精致、时尚”的海派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宝贵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对各类人才和全体市民的吸引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还想提两点,一是如何突出规划政策,引导设施规划管控。二是城市规划中开拓一些新的方法方式。例如对“大数据”关注,让数据为规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充分重视,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发展将更加有益。(来源:中国建设报)

 
版权所有:北京国建信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1016107号-1 中文域名: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