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欧绿色建筑工业化论坛圆满举办 共绘建筑行业“双碳”转型蓝图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www.cidn.net.cn 2025/10/14 7:18:09 来源: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9月19日至20日,为期2天的2025中欧绿色建筑工业化论坛在北京圆满举办。论坛以“共促绿色创新,共赢投资机遇,共建三方市场”为主题,吸引300余位行业精英齐聚现场、3000余人云端参会,来自中欧双方的政策制定者、院士专家、国际权威机构代表与企业领军者等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分享+案例拆解+资源对接”的全维度交流模式,为建筑产业“双碳”转型提供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解决方案。
       论坛由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科)、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集团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院)、Engineering Day组委会、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简称DGNB)、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空间感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德国普瑞福咨询公司、RIB SAA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德国利勃海尔集团、北京帕特纳斯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博众智合能源转型(Agora Energy China)等联合主办;中国德国商会、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久茂中国、海南华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意大利SCHNELL集团、迪索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弗兰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德国托普维克集团、中建协认证中心、中碳实验室(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仲欧脱碳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集团所属中国院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和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中外权威机构共同协办,并获得中国建筑业学会、德国工业联合会、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德国机械制造联合会、德国各州驻华代表处的大力支持。
       德国驻华大使傅融(Dr. Patricia Flor),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一级巡视员白正盛,中国建科董事长、国创中心主任孙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柴文忠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

       嘉宾致辞
       孙英深刻阐释建筑领域在“双碳”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本次论坛主题的时代意义,并介绍了国创中心的工作开展情况。她表示,国创中心作为我国“双碳”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国建科牵头联合5家央企、2 所高校组建,聚焦设计方法数智化、建筑能源零碳化、绿色建材低碳化、建筑运维智慧化、碳排数据体系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六大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已取得一批引领性创新成果。国创中心连续两年深度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与10余家国际机构开展合作,以新加坡为支点建设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国际示范中心(新加坡),并联合德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比利时、新加坡、加拿大等11个国家的科研院所、国际机构和企业等成立国际建筑绿色低碳科技合作联盟,为全球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合作签约&联盟成立
       论坛期间,国创中心与DGNB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孙英和DGNB全球总裁Johannes Kreissig出席签约仪式。国创中心副主任孙金颖和DGNB中国推广大使、索杰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Rolf Demmler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可持续建筑与城市发展领域的全面战略合作平台,在标准体系协同研发、能力建设与专家交流、国际示范与市场推广、联合影响与品牌提升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解决方案。
       国创中心与欧洲合作伙伴共同签署国际建筑绿色低碳科技合作联盟。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巴黎协定》要求建筑领域跨区域协同创新。该联盟将以“汇聚全球智慧、加速技术落地、推动产业转型”为宗旨,整合全球创新要素开展跨领域协同攻关,深化与国际权威机构协作研制国际技术标准,对接产业资源搭建全产业链合作平台,联合顶尖学府构建全球化人才交流网络,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全球化应用。

       主论坛&专题论坛
       本次论坛设有1个主论坛,4个专题论坛,深度研讨建筑产业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聚焦智能制造、工业化、分布式能源和城市更新,破解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痛点,输出全链条转型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中国院总建筑师李兴钢受邀在主论坛作主旨报告,中国院副总经理景泉、中国院执行总建筑师柴培根、中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邵一萌和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郭韬受邀在分论坛作专题报告。
       李兴钢在主论坛作题为《未来住宅产业化研究展望》的主旨演讲,聚焦未来住宅产业化,从多维背景揭示其发展必要性。他指出,住宅产业和人口与经济发展周期深度绑定,政策与技术呈双向驱动态势。未来,产业化需突破碎片化瓶颈,在设计端兼顾老龄化、智慧化场景,打造灵活可变空间,在标准体系中应对标汽车行业的全链条协同,搭建BIM标准的全流程数据平台,破解产业链协同难题。

 
版权所有:北京国建信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1016107号-1 中文域名: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