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重庆设计集团所属子企业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的《市政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J50/T-523-2025)(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 该《标准》由重庆市设计院作为主要参编单位统筹编制,经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意义 《标准》是数字重庆、智慧城市、智慧社会建设的基础与核心标准,目的是规范和统一市政领域内各项智能感知设施的建设。《标准》的编制可规范和指导市政智能感知设施建设,形成集约化、多功能、智能化的数字化感知体系,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数据共享和信息发布。 专家评价 审查专家组对《标准》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标准有助于实现物联网在我市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建设和运维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物联网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对于提升建设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决问题 该标准根据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关于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启动编制。标准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市政府提高市政智能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加快构建全市市政智能化网格化体系,在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及行业发展趋势,针对不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研究提出技术成熟、经济适用的市政智能感知设施技术路线和建设要求,有效指导、规范我市市政智能感知设施建设工作。 标准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市政工程智能感知设施有哪些,如何统一规范智能感知设施的数据接口和传输协议; 2 明确不同市政类型对智能感知设施设备布点方式、布点数量、数据采集类型等具体建设要求; 3 标准发布实施后,如何顺利推动标准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落地执行。 该标准的发布为提升数字重庆建设水平,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重庆市设计院将继续依托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制,为助推行业进步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