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标准引领行业“双碳”技术发展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www.cidn.net.cn
2025/7/10 7:16:28
来源: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作为多项全文强制性规范、国家标准、重要行业和地方标准的承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立足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与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转型需求,高质量高水平完成重要标准编制任务,以及建筑领域“双碳”相关多项重要标准,全面引导建筑节能水平提升。
全文强制性规范助力建筑“双碳”发展 中国建研院主编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作为我国建筑领域首部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综合性强制规范,创新性建立了建筑节能“双控”指标体系,明确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量化要求,为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目标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主编的《建筑环境通用规范》则构建了涵盖室内空气质量、声环境、光环境、热湿环境的全要素建筑环境标准体系,通过设定关键参数阈值,切实保障人民健康生活环境品质。 主编的《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通用规范》作为城乡建设领域通用技术类规范中暖通空调行业的首部全文强制技术法规,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建筑幕墙门窗安全基本技术要求》作为幕墙门窗行业首部全文强制性国家标准,对进一步提升建筑整体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好房子”工作要求、支撑国家“双碳”战略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零碳国标推动城乡建设节能减碳转型 “双碳”战略在催生建筑节能工作向碳排放“双控”不断转变的同时,对零碳建筑技术的落地落实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建研院主编的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是国际上首次对相关控制指标进行规定的国家标准,标准内容全面、技术指标合理、符合国情,整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将对我国建筑领域“双碳”目标实现起到重要作用。
绿色评价标准强化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 中国建研院主编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人为本,从“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维度涵盖了100+关键技术及典型气候区的技术应用策略,覆盖建设全过程、涵盖多种建筑功能,有效强化了绿色建筑全生命期减碳目标。中国建研院在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绿色建筑技术和标准研发与应用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出版了著作《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和技术应用》,编制了《国际多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碳足迹核算助力碳排放量化评估落地 中国建研院主编的《照明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作为照明行业首个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国家标准,对推动照明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为照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提供了核算方法,有助于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提升照明产品低碳水平,支持照明工程低碳设计应用。该标准的实施将推动照明行业在原材料获取、组件加工、运输、成品组装、运行和回收等多个环节的低碳实践,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及在照明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零碳地方标准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研院牵头编制的《雄安新区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作为全国首个发布实施的零碳建筑地方标准,充分结合雄安新区打造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发展需求和管理特点,从全过程、多角度明确了雄安新区零碳建筑技术指标、降碳设计、施工、验收交付和运行维护等全过程关键流程的监督管理措施。标准的编制为规范雄安新区零碳建筑高质量发展、推动建筑领域节能减碳、加快雄安新区近零能耗建筑核心示范区建设、助力雄安新区打造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建研院始终坚持以标准引领行业“双碳”发展,推动建筑节能关键技术领域不断突破。系列重要标准的落地,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降碳,为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标准支撑。
|